3月18日上午,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人来人往。
全副“武装”的赵映推着医废收集车,走专线将口罩、棉签、纱布等医疗固废运往暂存间,再交由医废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。
根据部署,今年底重庆将基本补齐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,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。
闭环转运流程可追踪
当天采访时,赵映工作还不到1个小时,可他在防护服里已汗如雨下。他负责的是一些感染和损伤性医废的收集,每日两趟要花3个小时左右。
医废收集遵循“三称三签”原则:从科室转运时称重记录,再签字交接;转运到医院暂存间,同样要称重再签字交接;批量转运到医废处置公司时,也要称重签字。
转运感染和损伤性医废时,按防护要求须多套两层塑料袋进行密封。在转运过程中,不同类的医废有特定的收集转运线路。
“严格遵守转运流程,不发生遗漏,且闭环转运,环环相扣。”医院后勤处副处长董其勇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目前医院每天产生的医废上千公斤。
据他介绍,收集转运过程中,医废和人员进出都有摄像头监控。针对损伤性、病理性、药物性、化学性废物,医院有规范处置方案,全流程都可以追踪,标签、数量、规格、型号均可核查。
基本实现“日产日清”
感染和损伤性废物交由同兴医废处理有限公司处理,病理性的医废交由签约的殡葬场所进行处理,药物性和化学性的交由专业且够资质的公司来进行处理。
“产生的医废按照要求及时处理。”董其勇举例说,感染和损伤性医废基本上是“日产日清”。
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固废管理科田凌杰告诉记者,按照监管要求医院须严格落实相关制度,医废产生、转运、贮存、处理等过程须有方案、有预案。同时,他们也组织人员不定期巡察,发现问题要求限时及时整改。
在全市范围,市生态环境局细化明确工作要求,建立市、区县、处置单位三级应急体系,指导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,以医废收集、运送、处置为重点,全面掌握设施运行情况和处置情况,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100%全落实。
年底医废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
目前,重庆全市医废年产生量3.2万吨,其中中心城区1.44万吨,占了全市的45%。全市医废处置单位23个,主要是高温蒸汽处理公益,日处理能力166吨,基本满足全市医废处置需求。
同兴医废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力罗永彬介绍,他们重点是进行医废消毒,降低医废的危险性。在高温处理中,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温度134℃以上,压力220千帕,消毒时间45分钟以上。处理之后再交由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。
前不久,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布《重庆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》,其中明确:今年底重庆将基本补齐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,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,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区县建设“无废医院”。
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到今年下半年,全市将建成投运31个医废集中处置设施和7个医废应急处置设施,实现中心城区外各区县均有1个医废集中处置设施,医废处置能力将进一步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