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6日夜,因年度计划检修停炉了11天的2号炉点火成功,标志着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提前24小时完成此次大修工作,随即进入全面投产阶段。
据了解,这座已为上海市中心“服役”近20年的生活垃圾焚烧厂,5月5日在完成1号和3号炉点火并网、具备一定运能的条件下,就上报上海市分类中心,开始陆续接收处置中心城区的涉疫垃圾。5月5日至6日,江桥厂已安全处置生活垃圾1450吨,涉疫垃圾115吨。
周密部署挂图作战,顺利完成既定目标
作为全国第一批投用的千吨级生活垃圾焚烧企业,江桥焚烧厂承担着本市普陀、静安、嘉定等部分中心城区每日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。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,她还承担了徐汇、普陀、杨浦、静安、黄浦等10个中心城区的封控区专项生活垃圾处置,以及部分应急协同涉疫垃圾处置任务。
根据上级公司统一部署,结合企业生产稳定运行需要,江桥厂于4月26日开展设备检修工作。4月26日3时39分,随着2号焚烧炉、2号汽轮机状态由“运行”切换至“检修”,江桥焚烧厂设备检修工作拉开了序幕。
上海环境高度重视此次江桥厂全面设备检修工作。固废事业部提前进行检修方案编制审核,厂内运维管理人员密切配合,对2月份的检修计划四易其稿,最终形成了一份完善的检修方案。该检修方案结合机炉启动周期,预判现场实际状况,制定了包含“三炉、两机、两台主变”的检修工作内容和详细启停时间表,图表下发至一线每位员工,做到挂图作战,心中有数。
4月26日以来,固废事业部领导驻厂指导,运维管理人员靠前指挥,作业人员连续作战,综合保障面面俱到,自上而下形成了“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”的合力,最终顺利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。
运营检修无缝对接,助力复工复产
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(外环以内)唯一的生活垃圾焚烧厂,江桥焚烧厂的设备检修工作受到了市绿化市容局、市生态环境局和城投集团的高度重视。
然而,疫情防控下的检修现场,面临种种困难:厂区涉疫设备大修管理提升为二级防控标准,人员进入需层层防护、离开需层层消毒;口罩、面屏、防护服的规范穿戴,给检修实施带来了视线的干扰和作业的不便;每一次启停炉,得保证留足5个小时降温,12个小时升温的作业时间;保障物资供应需加紧筹措,厂外人员要安排按时跨区入厂……面对各种影响作业进度因素,江桥焚烧厂迎难而上,确立了要防疫安全、要施工安全、要施工文明、要检修质量、要检修进度“五要”工作原则。通过检修作业人员科学轮班交叉作业、管理人员通宵达旦持续现场看护等举措,从4月30日至5月6日,7×24小时不间断作业,提前完成了全部检修工作。
为实现检修运营无缝对接,江桥厂主动协调沟通,力争停设备不停产。江桥焚烧厂积极与市分类中心、区绿化市容局、环卫作业部门以及城投环境徐浦、虎林基地等单位沟通协调,加强物流调配,在设备检修前,由市分类中确定了物流调整方案。检修期间,江桥厂仍不间断接收本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,分段接收涉疫垃圾。据统计,在4月26日至28日、2号炉停炉期间,江桥厂仍接收处置了本市中心城区涉疫垃圾,安全达标处置生活垃圾约2500吨,处置涉疫垃圾约150吨。自4月26日至5月7日,江桥焚烧厂先后接收生活垃圾约8100吨,涉疫垃圾约310吨,所有到厂涉疫垃圾均按“即收即投即焚烧”标准进行了安全处置。
消除隐患提升性能,保障安全稳运行
本次设备检修工作,江桥厂完成了2号炉内检以及公用系统压力管道、容器检测。通过对炉体烟道人工清焦,消除了因无法在线清焦而影响炉温准确性和潜在的环保风险。在对部分设备进行修整改善后,江桥厂切实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。
5月2日,1号发电机组检修时发现励磁机滑环磨损,不在此次计划检修范畴。为不影响整体检修进度,江桥厂连夜协调专业厂商、外协单位等,尽一切可能解决备件供应及专业人员协助等问题。48小时内,江桥厂克服疫情封控困难,跨省市调入专业人员进沪协助,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备齐备件。最终在90小时内,现场故障顺利消除,未影响启机计划。
利用本次设备检修契机,江桥厂对部分循泵进行了阀门更换,为后续节能改造创造条件,并有利于降低厂用电量;对部分凝汽器进行清洗,提高了机组真空,从而提升发电效率;通过对炉体清灰作业和炉排液压控制系统进行维保,保障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;对部分布袋隔舱舱壁进行了修补,大大减少了布袋漏风,有效降低了设备能耗和环保风险。
为防止因人员流动等因素,对厂区疫情防控带来影响,江桥厂将厂区划分为红、黄、绿三区,实行疫情防控分级色块管理。对渗滤液格栅机房、卸料大厅、焚烧炉本体推料器可能因气溶胶传播病毒的重点场所和部位,要求进入该区域的巡检、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做好防护,部分重点要害部位须特定人员监护后进入等等。种种措施的相继颁布,保障了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防控疫情。
通过有限时间的全面检修,江桥厂消除了设备长周期运行可能带来的隐患,也为后续持续、稳定接收、处置封控区生活垃圾和涉疫垃圾奠定了基础。
来源:文汇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