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级二图
会员招募
· 技术
首页 > 技术 > 农林废弃物发电 > 上半年济宁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增长93.9%
上半年济宁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增长93.9%
时间:2022-08-01来源:未知编辑:未知

     2022年济宁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,规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2.2%,其中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增长93.9%,全市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成效初显。济宁锚定绿色发展方向,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,逐步推进破解煤电围城的同时,又将触角伸向城市生活垃圾、农村农作物秸秆等,向废物要效益,助推行业实施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。

生活垃圾变成电能

年节约标煤5.7万吨

   “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!”这句话在济宁得到完美验证。

     7月27日上午,汶上县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圣元环保电力)生产厂区,花园式的办公楼映入眼帘,四周被红花绿树环绕。若不是专用通道上进出的垃圾转运车,人们很难想象这是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工厂。

“厂区采用集合生产和办公的综合体设计,整栋建筑内包含垃圾储坑、锅炉焚烧间、汽轮机发电机组及烟气净化间,另外还设置有渗滤液处理站。”圣元环保电力运营总监汪新阔介绍,为了防止垃圾气味外溢,整个建筑通风系统采用弱负压设置。

“别的企业都是花钱买原料,我们的是白送。”汪新阔打趣说,每天都会有100多辆垃圾转运车在汶上城乡各处搜集‘物资’,然后运往这里进置。“现在汶上县域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有600吨,按日处理750吨垃圾的设计规模,处理起来游刃有余。”

      “分类后的废弃垃圾经过充分焚烧后,会有渗滤液、炉渣、飞灰和净化后的烟气这些剩余物。渗滤液经过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实现全部回收利用;炉渣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进行综合利用;飞灰经过无害化处理后,进入填埋场填埋;烟气经过脱酸、活性炭吸附,布袋除尘吸收净化,达标后排放。”汪新阔说,原本污染环境的垃圾,就此实现“一进四出”无害化处理的蝶变。

“这些人人嫌弃的‘废物’,却是我们的宝贵资源,通过焚烧转变成电能。”汪新阔说,企业年发电量约1.11亿度,可节约标准煤5.7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4.8万吨。

《济宁市能源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中提出,全市将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,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面,截至目前,济宁市已建成10家垃圾发电厂,装机规模达18.5万千瓦。

小秸秆蕴含大能量

年发电2.4亿千瓦时

     《规划》中也提出农林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目标,建成华能泗水生物质发电项目,装机容量3.0万千瓦;因地制宜在任城区、泗水县、嘉祥县等地重点建设农作物秸秆、林业废弃物为主的生物质发电项目,建设总规模5.8万千瓦。

     “我们主要是利用棉柴、玉米秸秆、稻壳、木材下脚料等农林废弃物,进行生物质能发电。”鱼台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张国辉介绍,企业所需原料就地取材,季节性比较强,目前主要是小麦秸秆,等玉米、辣椒收获后主要用这些秸秆。

“秸秆经过破碎、烘干等系列加工手段后,变成可再生的环保清洁能源,这里面蕴含着大能量。”张国辉说,这些燃料的热值可超过3000大卡,含硫量仅为煤炭的1/10左右。虽然1吨生物质燃料的热值相当于0.5吨的煤炭,在减排方面却比煤炭有着更大优势。“年发电量2.4亿千瓦时,可处理鱼台县及周边地区农林废弃物33万吨,节约标准煤11.5万吨。”

“下一步,我们将对现有生物质锅炉及汽轮机进行技改,新建供热管道,实现热电联产,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”张国辉说,届时可向周边工业园区供应工业蒸汽60吨/时,为鱼台鱼城、金乡肖云等周边乡镇居民提供采暖面积100万平米。

       济宁将因地制宜、合理布局生物质能开发利用,结合美丽乡村建设、煤炭消费压减,持续推动全市生物质绿色电力供应,打造生物质绿色电力供应工程。到2025年,建成、在建农林生物质、垃圾焚烧发电装机总量达到34万千瓦左右。

新能源多元化利用

占总发电量一成多

      济宁以永续之计狠抓生态保护,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上求突破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加快渔光互补、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。“截至2022年6月底,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49.61万千瓦,占电力总装机的24.27%,同比增长41.16%。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97.98万千瓦,风电装机规模达24.03万千瓦,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27.6 万千瓦。1至6月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8.09亿千瓦时,占全市发电量的11.49%,同比增长36.31%,可替代标煤84.27万吨。”济宁市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科长满震介绍,目前全市新能利用模式更加多元化,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初具规模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宁将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,创建多元化示范基地。《规划》中提出,济宁将以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立足全市产业发展,以可再生能源+产业融合模式为方向,打造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。

“光伏发电、余热发电、生物质发电及地热能项目,将成为济宁未来几年推广和发展的重要目标。”满震说,全市将着力对标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战略目标,统筹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,围绕打造“鲁西南(济宁)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”和“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”等,逐步建立起城乡统筹、绿色低碳、智慧互联的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。力争到今年年底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以上,2025年底达到800万千瓦。


版权与免责声明: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及网站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而非盈利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,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凡来源注明垃圾发电产业网的内容,如有转载,请注明来源和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