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焚烧过程水份和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探讨
刘 晨 李剑斌
关键词:垃圾焚烧 节水 余热回收
摘 要:垃圾焚烧可以大幅减量化无害化,发电、供热也在实现资源化,正在全国迅速推广,但存在烟气二噁英污染嫌疑,二氧化碳、排放烟气总量还多,水份、余热资源化回收利用还有潜力。本文以一个垃圾焚烧烟气深度净化改造项目实践为案例,探讨如何低投入、低成本实现垃圾焚烧排烟达标、超低、深度净化的同时,回收利用水份、余热等资源的技术途径。
一、案例概述
用户有三台400t/d二段往复式垃圾焚烧炉排炉,配2台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,垃圾焚烧后的设计排烟温度145℃,含水份22-26%,当环境温度低时装置运行产生的白雾影响视觉,污染环境,需要进行烟气深度净化改造,项目于2019年10月起陆续实施。
二、改造方案
垃圾焚烧工艺和焚烧炉、余热锅炉、烟气净化、引风机、烟囱等原有主体设备不动,引风机出口烟道出厂房之后、烟囱之间,新增直接喷淋深度净化装置,旁路布置,改造量少、时间短,如图1所示。新设备包括烟气冷却换热器、直接喷淋深度净化塔、混风脱白装置、循环冷却塔及附属的管道、电气、仪表、钢结构及土建等。
图1 垃圾焚烧烟气深度净化改造设备
由于改造时间紧,也为省投资,此次改造仅旁路增加直接喷淋冷凝深度净化设备,低温循环水喷入到烟气中,循环水蒸发冷凝吸收烟气中水蒸汽、酸等残余污染物后,进入循环水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,通过喷淋冷凝除湿可以实现深度净化、三季无白,另设计一路独立的环境空气加热系统,用进口烟气加热环境空气,在在线监测点后混风,实现冬季无白,最终实现四季无白,改善视觉。
三、运行效果
改造项目于2019年10月中旬开始陆续投入运行,经过了冬季验证,结合视觉观察、在线监测,并通过检测分析证明,取得了以下运行效果:
1、 四季无白:只需用肉眼观察,烟囱排烟无白雾,而不像原来冬季白雾浓重。
2、 排烟深度净化
深度净化改造后,排烟在达标基础上升级达到了超洁净排放:颗粒物在~1mg/m3、二氧化硫~20mg/m3,氮氧化物~90mg/m3,特别是排放烟气含HCL大幅降低、含湿量从20%以上降低到~6%,深度净化后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比现行标准低得多,并且低成本。对于现有和新建垃圾焚烧项目,选择烟气达标、超低、超洁净净化技术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图2 垃圾焚烧排烟深度净化改造效果
对垃圾焚烧烟气深度净化改造前、后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,并与现行环保控制标准进行了年减排量估算,见表1。结果表明:
l 对于达标垃圾焚烧炉排烟,可以低成本实现超低排放。假如有个别指标超标,应该也是一个经济可行的可选择改造方案。
l 改造后计算年减少排放水份20万吨,可减少溶解性颗粒物排放量39吨,水份和溶解性颗粒物同步减少,有利于减少对大气的雾霾污染。
l 排放烟气中氯化氢、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也有不同程度减少
l 二噁英、重金属等微量污染物减少效果待测定分析。
指标 | 单位 | 设计 与标准 | 在线实时 改造前 | 在线实时 改造后 | 比标准计算年减排量,t/a | |
烟气量 | Nm3/h | 80000 | ||||
排烟温度 | ℃ | 145 | 139 | 41 | 余热回收潜力 | |
颗粒物 | mg/Nm3 | 30 | 5.92 | 0.36 | 减排PM2.5年42吨,其中可凝结颗粒物39吨 | |
H2O | V% | 26% | 21.01 | 8.43 | 减排水份20万吨 | |
SO2 | mg/Nm3 | 100 | 32.02 | 27.32 | 102 | |
NOx | mg/Nm3 | 300 | 89.65 | 79.44 | 423 | |
HCl | mg/Nm3 | 60 | 1.95 | 0.17 | 114 | |
CO | mg/Nm3 | 100 | 33.88 | 4.89 | 182 | |
CO2 | mg/Nm3 | 8.78 | 8.61 | |||
O2 | mg/Nm3 | 9.08 | 10.9 |
表1 垃圾焚烧烟气深度净化改造前后指标对比
四、 水份回收
垃圾焚烧过程中水份的主要来源是垃圾中的水份,混合垃圾含水~40%,其中20%在储存中成为垃圾渗滤液,剩余部分在焚烧过程中全部进入烟气。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的,在急冷塔内还会喷入部分水份,进入烟气。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较大的水份就是汽机乏汽凝汽循环水冷却塔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大多数都实现了地表零排水,主要排放水份点一是烟囱,二是循环水冷却塔。
1、 垃圾焚烧烟气中水份的回收利用
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烟囱,实际上是企业的一个污水最终排放出口,相当于原始垃圾所含水份的50%以上通过烟囱,以干蒸汽、或饱和蒸汽的形式排入大气,不仅是雾霾的来源之一,也是水资源的浪费,需要回收利用。实践证明,采用直接喷淋冷凝,是最经济可行的回收途径。回收的水份可以结合实际,选择以下途径利用:
l 用于急冷塔喷水
l 用于凝汽循环水冷却塔补水
l 用于锅炉制软水,或直接制锅炉软水,完全顶替新水
一般说来,前两种补水多采用城市中水、垃圾渗滤液处理出水,因此应特别重视锅炉制软水,甚至考虑外供工业新水,因为垃圾焚烧企业由于原始垃圾带入的水份比较多,大约占进厂垃圾重量的一半,企业内部是消纳不了的,需要考虑外供利用。
2、 乏汽循环水冷却塔的节水
采用纯凝机组发电的汽轮机乏汽采用循环水冷却塔冷却时,不仅余热全部浪费,还浪费了大量的水源。循环水冷却塔水份回收的实用技术是旁路停用开式循环水冷却塔,改用热泵回收利用余热,或采用人工游泳池、河湖景观方式,釜底抽薪,解决循环水的蒸发和漂散损失。
3、 垃圾渗滤液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回用
垃圾渗滤液目前已经有了成熟可靠的处理技术,可以实现零排回用,问题是处理设备投资和处理成本还高。通过旁路烟气喷雾干燥除盐除酸,再通过烟气循环焚烧,热解、热氧化去除COD有机污染物,可以简化垃圾渗楼液处理流程,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。
五、 垃圾焚烧发电余热的回收利用
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利用率不到30%,能效低的主要原因是,早期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,对能效没有足够重视。从技术层面看,一个是乏汽损失热量多,二是烟气损失热量多,两者损失的热量超过锅炉燃烧热的50%以上。按照现有的技术标准规范,这两部分余热都是合法放散的。为了提高能效降低成本,如今有必要回收利用。
汽机乏汽余热回收有三种方式回收,一是采用低压蒸汽压缩乏汽,使乏汽增压升温回收余热,二是采用蒸汽喷射式热泵回收余热,三是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,均可以回收80°C的热水,再通过辅助加热升温到更高温度。回收高温热水余热的利用途径顺序是:
l 锅炉软水加热
l 锅炉助燃空气预热
l 居民采暖、供冷、生活热水
l 现代农业大棚供热
l 物料烘干脱水
l 人工游泳池、河湖景观
总之,在控制常规污染物排放的同时,控制水蒸汽、余热向大气的排放。
结论与建议
1. 垃圾焚烧烟气旁路直接喷淋深度净化,有利用低成本实现达标、超低、超洁净排放
2.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可以用于低成本处理渗漏液、回收烟气冷凝水,实现企业零排水、零取水、甚至外供工业新水
3. 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余热,有助于简化凝汽冷凝和烟气处理工艺流程,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,提高能效。